广西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如何建设?元一智库铁丁老师建言献策


近年来,广西各地各级部门立足特色食品资源,持续加大扶持培育和监管力度,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营商环境,取得较好成效,形成了标准认证体系日趋完善、品牌特色优势日益扩大、集群集聚效应越发凸显、惠企纾困力度不断加强、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在11月24日召开的广西2020年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特邀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广西财经学院品牌研究院研究员,元一智库首席顾问铁丁老师就广西特色食品品牌建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广西建设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品牌,铁丁老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明确思路,加强建设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品牌的顶层设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牢牢把握住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紧紧围绕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聚焦新型农业、先进食品制造业、现代食品服务业和食品新业态新模式的食品产业集群公共品牌建设,推动食品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强化食品区域公共品牌聚集支撑发展要素的作用,加速食品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和技术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推动广西食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向更高层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实施食品“产业集群品牌”示范提升工程。

抓样板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明晰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任务的基础框架体系,系统研究探索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科学路径,制定多层次、分主体、分类别、分阶段支持政策体系,探索论证一系列食品创新品牌运营管理模式,让食品“产业集群品牌”示范提升工程建设基地能够真正从诸多方面形成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示范典型,形成一系列参考性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建设抓手,带动食品地方品牌的更有效地持续推进。

三是盯牢食品产业集群公共品牌建设目标,防止跑偏。

切忌把品牌宣传当成品牌建设的核心。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存在把食品公共品牌宣传当成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核心工作的偏差问题。一方面品牌宣传更容易短期见到市场成效,更容易出工作成绩;另一方面品牌宣传工作更容易理解和操作执行。这使得地方在开展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时,往往只重视位于品牌建设末端的宣传推介,一提起食品品牌建设就像是要办大活动、搞大噱头,而对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所依赖的产业体系统一化、诚信体系建设、文化基因植入、品牌管理标准化等重要前提置之高阁,违背了食品品牌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的基本规律,也忽视了食品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发展回归强产业战略目标的初心。

四是融合推进农业区域品牌、先进食品制造业区域品牌、先进食品服务业区域品牌建设

1.推动新型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依托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立足乡村振兴实际需要,融合历史人文文化、绿色生态环境、品牌美味特质等要素,大力推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探索完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路径,坚持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发挥专利技术强农、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的叠加效应,做优“一产”,支持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推动先进食品制造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针对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升级的需求,运用食品区域品牌服务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建立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促进食品制造业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发挥品牌赋能和数据赋能的叠加作用,做精“二产”,增强发展新动能,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3.推动食品现代服务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以食品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强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与食品产业有关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家政餐饮、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知识产权、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食品生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强“三产”,促进食品消费结构升级,服务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要以食品产业集群品牌为核心,积极打造品牌标准化体系和诚信保护体系。

只有在既包含生产流程标准化也包含品牌管理标准的全方位标准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实现产业集群品牌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快研究探索形成全系统的可追溯路径标识系统,对使用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标志的企业和经营主体实施品牌相关产量上限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更好地实现农业品牌诚信保护体系。

六是打造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共建体系。

指导食品行业组织开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管理、运用和保护工作,引导授权企业统一品牌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授权许可、统一溯源机制,加强服务创新和行业自律,切实维护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形象和声誉。制订区域公共品牌共建促进办法,引导龙头企业率先使用公共品牌,促进企业品牌与公共品牌“双品牌”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形象共塑、文化共融,形成品牌规模和精品效应。建立中小企业引导帮扶机制,做好区域公共品牌意识提升和规范使用,促进区域内企业协同发展。

七是完善食品区域公共品牌服务体系。

加强食品区域公共品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品牌和产业信息数据库一库共享,线上线下服务一体联动,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授权使用申请、查询、认证、咨询、推广等一站服务。鼓励设立区域商标品牌工作指导站,建立“专家顾问+咨询培训+宣传推广”的服务机制,主动对接企业,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引入品牌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商标品牌设计、注册代理、价值评估、维权诉讼等服务。

八是要探索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创新,形成更全面的品牌覆盖体系。

进一步探索食品产业公用品牌、乡村区域品牌、乡村区域公用品牌或乡村区域形象品牌等区域公用品牌创新。在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对于农业品牌建设较为成熟的地区,对于相关品牌存在显著的市场需求。此类品牌既能够补充健全农业品牌建设的多层次需求,也符合地方政府更希望通过产业集群品牌建设逐步升级为城市品牌建设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