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农业思想及实践(二):发展可持续化及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张謇农业思想及实践(二):发展可持续化及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导语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则是以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为标志。张謇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他在苏北沿海地区进行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他十分注重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开创了近代中国改造传统农业的新阶段。张謇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侵略势力的不断扩张,中国传统农业逐渐趋于衰落。当时,朝野上下纷纷提出要与以工商立国的西方列强进行兵战、商战,而张謇却独具慧眼,他从中国的历史传统及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以农为本,并且要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及科学技术,以此来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促进中国农业转型。为此,张謇在经济凋敝、农业衰败的艰难境况下,开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探究张謇的农业思想缘起,从张謇的经历来看,张謇是农家子弟,自小熟悉农业;1901年张謇创办了以通海垦牧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农垦公司;1903年,他赴日考察实业及农业相关事宜;1913-1915年张謇担任农商总长。这些经历使张謇对农业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也让张謇在思想和实践上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视。从大环境来讲,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本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在张謇看来,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以农立国,以农为本,为此提出了实业救国的理念并付诸行动。 

总结张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宝贵经验,能够为我们当下正在进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某种借鉴。


一、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要求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同时,要坚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张謇农业思想及实践(二):发展可持续化及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请兴农会奏》《咨复财部请仍酌拨筹办棉、糖、林、牧等场经费文》中数次提到要从事“缫丝、种棉、种茶、种蔗、造糖、磨面”等多种经营,主张全面改造传统农业,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说明他已突破了传统农业仅局限于种植业的束缚,提倡“大农业思想”,具备了“多种经营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思想。

张謇在具体的农业改革中,一方面提出改良和引进优良品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把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对农业生产有长远影响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同组织实施。他这种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做法,正是当今所积极倡导的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张謇还十分重视保护珍惜动物和野生动物。他主持下的农商部制定了《狩猎法》。该法律规定,“不论何人,非经警察官署核准,不得狩猎”,且不得在禁山、历代陵寝、公园、寺观庙宇等场所狩猎,又规定严禁猎捕受保护的鸟兽等等。这些措施,为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产业化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

张謇早期的农业产业化思想还只是停留在农工商一体化阶段。即使如此,他在一百多年前能有这种想法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确实也是难能可贵的。1918年,张謇《复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发展棉业说》一文的结论是“农工商必兼济而后能相救”。1921年,张謇在《南通县图志续纂后序》中进一步指出:“富民之求,惟农工商通之,自治导源于此,有相资相成之用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筹集资金。张謇筹资经营的思路是集股、借贷和设立农业银行。集股的对象是各种资本家、“官方”以及农垦公司的职工、佃农。资本家可以直接在农垦公司参股,纱厂在农垦公司的股份是资本家的一种间接参股方式。农垦公司的职工可以参股,公司佃农的“顶首”也是一种特殊的参股形式。“公私合营”的公司,如掘港盐垦公司的建立,也是一种向“官方”集资的形式。租地给外国资本家垦植是一种间接的集资。开始兴办农垦时考虑向本国资本家借款,后来除了如他在《致严家炽函》中所讲的江浙渔业公司成立之初曾借官款之外,又把借外债作为一种运作方式。从向银行贷款到设立农业银行是他筹资经营思想发展的标志。张謇集资经营的思想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集资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这对于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仍然是很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的。


张謇农业思想及实践(二):发展可持续化及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产业运营方式上,张謇把通海垦牧公司作为向大生纱厂提供原料(棉花)的生产基地,稳定的供求关系为产业化经营打下基础。为了推广良种(美棉),消除棉农顾虑,由大生纱厂与种植户订立合同,规定所产棉花全归大生纱厂收购,如收益不如原通州棉,其损失由大生纱厂补贴。可见张謇所创立的大生纱厂与通海垦牧公司就是农、工、商三个系统之间的互相联系的实体。大生纱厂与通海垦牧公司之间的运作模式,与当今提倡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极为相似的。


张謇农业思想及实践(二):发展可持续化及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以大生纱厂为主体的大生系统作为一个经济集团,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以产品为纽带相互联结的关系:以通海垦牧公司、同仁泰盐业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企业属于第一产业,大生纱厂等企业为第二产业。从相互衔接的产业顺序来看,通海垦牧公司是上游产业,纺织业是中游产业。 


结语

相对于封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张謇的农垦事业是资本主义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它的重要标志是:农产品主要是棉花是投入市场的商品;农垦公司的租佃关系有别于封建地主和农民的租佃关系;农垦公司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方式;生产区域化,布局合理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如培育、改良品种;农业生产与水利、交通等事业相协调,农工商一体化。 

张謇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先进的大农业发展观和科教兴农、实业兴农一整套理念,并且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他力主棉铁主义与实践,注重农业物质与人力资本并重,强调农业经营与管理,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他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大力减轻农民负担,积极兴修水利、开发滩涂,开放通商口岸,大力发展农业对外贸易。所有这些,向世人展示了现代化农业的雏形,并呈现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林刚.专业与开放:张謇农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2017(2):261-265.

[2]蒋国宏.张謇农业经济的思想和实践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10(1):121-126.

[3]李健,廖大伟.张謇农业科技思想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17):78-80.

[4]王艳亮.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刍议[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7,30(3):57-60.

[5]从卫兵.张謇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6]赵云生. 张謇早期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J].张謇研究,2012(1).